发布时间:
2025-06-20 09:30:28
因此■◆◆★★,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具备复合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处理AI提示等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将这些技术与深厚的领域知识相结合■★★■◆,如客户洞察、技术专长、行业认知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3.由于AI技术的发展◆★■■★◆,AI将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西门子已投入4.42亿欧元用于人才学习发展★◆■◆■。
就西门子自身运营来说,自己的办公楼■◆、工厂■◆◆■◆、设备等如何脱碳■■■◆★★,我们有着非常清晰的路线图◆★◆。我们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牢牢嵌入了所有关键业务流程中★★,包括风险管理★■★■◆、并购方式、自身运营管理以及产品设计。西门子自身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已经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界面新闻:当前全球化遭遇逆风,全球经贸合作面临挑战,西门子是否仍然认可全球化?
4◆◆■■◆★.除此之外■◆◆◆◆★,西门子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2050年达成供应链碳中和★◆■◆■,通过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框架DEGREE战略。
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曾在2024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投资可持续发展比不作为更经济:尽管所需投资较高★★★★,但仅占不作为预估成本的10-25%,不作为的成本反而比采取行动的成本高4-10倍■◆。
Judith Wiese:非常简短的回答是:没有。西门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削减任何投入。
Judith Wiese: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创造1◆★■.7亿个新工作岗位◆◆■■,但同时会有9200万个工作岗位被取代。
当前全球关税政策普遍产生影响的背景下,西门子的优势在于全球化布局。1847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先生创立西门子之初,便派遣兄弟赴各国开拓市场,这为我们奠定了在全球重要市场发展的深厚根基。
虽然AI本身也消耗能源,但是我们认为它带来的环境效益远超其自身的能耗,而且随着技术进步,未来AI在能效优化方面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比如,在能耗较大的数据中心冷却环节,AI技术可以预测算法管理负载★◆■★■◆,精准匹配冷却需求◆■■◆◆■,从而优化能效。我们已经通过该方案★★■◆,将爱沙尼亚的Greenergy数据中心的能耗降低了30%。
基于此,我们正围绕这些方向加大投入,致力于为员工提供成长支持。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项目,全面启动“AI技能提升行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实战化训练机制,帮助人才全面提升AI素养与实践能力。2024财年,西门子在全球已投入4.42亿欧元用于人才学习发展。
她还表示,西门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削减任何投入,企业增长和脱碳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若企业不作为,比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更高。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取得突破,AI将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Judith Wiese◆■■◆★◆:我们坚信当前最重要的趋势是◆◆◆“全球思维下的本土化◆◆◆■★■”,并且这一趋势已持续相当长时间。
2.西门子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转型,与本土企业合作,实现循环经济。
由于全球在资源★★◆■、环境等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发展ESG是大势所趋。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制定ESG战略将是重要课题。
日前■◆,就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西门子股份公司(下称西门子)首席人才与可持续发展官(CPSO)★★■◆■、董事会成员兼人才与组织发展董事Judith Wiese在上海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专访。
Judith Wiese■★■★★■:自计划启动以来,我们已有11家工厂被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 ■★■■■“绿色工厂★◆■”。值得一提的是,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还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可持续灯塔工厂■◆◆■”和“数字化灯塔工厂”■■◆◆★,是西门子在德国本土之外的首个◆★■◆“双料”灯塔工厂。
界面新闻: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有些公司在削减ESG方面的支出◆■◆◆★。西门子是否有缩减相关投资?你们是如何平衡增长和脱碳的★■◆★?
Judith Wiese◆■■★■:中国约占全球GDP的17%★★■■◆■,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Judith Wiese:当然,这些能力正逐渐成为我们招聘时的重点考量,但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寻找拥有新技能的新人★■◆■,我们更希望在现有员工的成长上加大投入。
界面新闻◆■:如今,人工智能(AI)发展迅猛,它有望改变减碳领域的游戏规则。西门子计划如何借助AI助力实现气候目标■■◆◆?
此外★■★★■★,基础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能力有时容易被忽视,比如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创造力◆■、跨领域整合能力◆◆★,以及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无论客户身处何方◆★◆■★◆,我们都非常乐于与客户共同成长■★。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工厂规模更灵活◆★■★■★、适应性更强,而非像30年前那种追求单一产品规模效益的模式。西门子完全具备服务更本土化市场的能力。尽管在进行“全球思维下的本土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挑战,但相信这会是未来的大势所向■★■◆◆■。
西门子首席可持续发展官Judith Wiese表示,全球思维下的本土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市场的战略意义对西门子至关重要。
Judith Wiese在1971年出生于德国吕登沙伊德,2020年10月加入西门子,主要负责可持续发展、全球服务业务以及人才与组织发展★◆。此前,她曾在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美国玛氏公司等跨国公司担任高管。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主导研发的智冷魔方AI盒子◆■■,能够预测建筑物未来15分钟的冷负荷需求,并通过有效的机理控制实现系统能耗最低。目前,该产品已在北京西门子西伯乐斯电子有限公司1.5万平方米园区内成功应用★◆,帮助制冷机房系统实现节能约26%。
去年,西门子销售的创新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将帮助客户实现约1.44亿吨温室气体“避免排放■★”◆◆,远超公司该财年整个价值链产生的1.21亿吨排放量(涵盖范围1、2和3排放)。
这些数据都表明,不作为所付出的成本■◆,可能比投资于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高出数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持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投资★◆◆,在经济上完全是明智之举■◆■■◆,这也正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
在西门子目前约6★★★★■◆.75万家一级供应商中,有约40%也是西门子的客户,这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商业循环。
西门子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核心优势■★■◆■■,与中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中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我们可以凭借在这些领域的技术专长为中国贡献力量。
AI对工作岗位的影响不言而喻,但真正关键的是,当我们把一份工作拆解为任务和技能时,需要明白有多少任务能够被自动化完成◆★★,甚至被AI更好地完成?从车间工人到软件开发人员,这个比例可能在15%-50%,甚至60%之间不等◆■◆■。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西门子大力支持中国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转型,特别重视与本土企业的合作,确保我们的技术不仅能满足客户需求★◆,还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全生命周期■◆★,以实现循环经济。
界面新闻:西门子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2050年达成供应链碳中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还设立了“零碳先锋奖”◆◆◆★★。截至目前,已有93家企业获得“零碳先锋奖”,这项计划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特别要称赞中国团队的创新设计,他们采用“闭环式学习模式”, 让员工通过学习★■■、实践应用、参与竞赛完成完整的能力提升,确保学习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5■■◆.Judith Wiese强调,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具备复合能力,包括技术技能、领域知识和基础能力■■★◆◆◆。
与欧美缺乏政府引导■★◆■、主要由环保等具体议题驱动的模式不同,中国的ESG投资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进行顶层设计,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业务要求◆■■★■★,实施差异化的ESG行动,具有稳定和持续的特点★■◆★■。
“零碳先锋计划■★”的核心宗旨是,将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与西门子凝聚成一个生态系统。
西门子全球拥有31.2万名员工★★◆◆。我们需要达成共识◆■■:所有人都需要持续学习。而公司的职责在于提供学习的基础设施,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并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在这方面,中国团队再次展现了出色的执行力◆★◆■◆◆,他们确保了车间员工深度参与学习的路径。
增长和脱碳并不矛盾,投资于可持续性与投资于增长之间没有冲突。从商业战略上来说,两者也并不矛盾★■◆。西门子在保护地球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可行,且还能带来利润■◆★。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界面新闻:四年前◆◆,西门子中国启动了“零碳先锋计划”,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该计划的最新进展★◆★◆★?
一个典型案例是,西门子与河钢多年来在绿色化■◆■、数字化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西门子西碳迹SiTANJI 打造的碳中和数字化平台,河钢综合提升碳管理效率超过40%◆★■◆,整体碳排放减少5%;我们还与河钢携手■★★“出海★◆◆”,2024年西门子与河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在塞尔维亚打造绿色数智化工厂■■■◆■。
Judith Wiese:AI对我们而言极具价值。西门子自1970年代开始涉足AI领域★■★,深耕工业人工智能。如今,生成式AI的兴起,使我们能够将两者结合,让车间等场景的客户更便捷地使用AI技术,许多产品组合都通过AI技术得到了升级,从而降低能耗。
我们同时观察到★■★◆,纯粹的全球化已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模式转型,新冠疫情也进一步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以及如何建设供应链使其更具韧性。
我们还积极帮助供应商减碳,建立覆盖近7000家供应商的碳减排信息管理系统,并将低碳相关指标纳入重点项目采购决策过程并开展紧密合作,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界面新闻:我想听听您对人才议题的观点。您如何看待“AI重新定义人才■◆■★★”的含义?或者说,当今企业最需要哪些技能?
就西门子来说,其绝大部分投资能够很快收回成本,这完全归功于业务类型◆◆◆■■。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的业务模式,是我们最强大的法宝。
供应商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因为西门子拥有数量庞大的供应商,仅一级供应商就达约6.75万家。为了与这些供应商紧密合作脱碳■◆★,我们推出了全球培训项目。比如,设立了专门的供应商计划,通过名为supplier+s的平台,供应商可以对自身的碳足迹进行分析和测算。我们还会就如何减少碳排放提出建议。
比如,上海箱箱科技公司(下称箱箱)是西门子的供应商之一◆◆■★■■,帮助西门子实现包装领域的绿色化■■,它同时接受了西门子的技术支持,入驻了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从技术角度看◆◆★◆■,西门子90%以上的业务为客户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Judith Wiese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趋势是■★“全球思维下的本土化★★”◆■◆■◆■,西门子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核心优势与中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中国市场对西门子具备战略意义■■★,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转型◆■★★★■。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投资曾风靡全球,但去年以来★◆■◆★★,投资出现降温,尤其是在西方市场。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下行◆★■★◆■、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等★★◆■,政治因素也推动ESG在欧美退潮。
西门子坚持以全球资源为依托的本土创新★◆◆■★★,同时也将中国本土研发成果推向全球。比如,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首创用AI来自动识别和处理工业废弃物,目前我们已经计划在西门子德国其他工厂以及新加坡工厂中部署实施★★◆■。
2024年10月,西门子成立中国创新产品事业部,用于打造以中国需求为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并实现这些产品从定义、研发、采购到生产和服务的全价值链本地化。
随着老龄化加剧、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市场需求会催生自动化转型,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也将推动其发展★◆。我们非常荣幸能在中国的自动化转型中发挥作用★◆。
中国的策略非常坚定、连贯且系统化,这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并行的转型。这一转型需要长期可靠的投资,这正是中国五年规划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